写作素材课本金句值得收藏——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集【建议收藏】

※发布时间:2016-11-8 11:45:2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第5单元

  1、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分析:这里的描写在全篇文首,虽然感觉没什么特别,但因为所处的位置是全篇开篇的位置,因此具有为全文铺垫情绪的作用,也是预示后面发生的事情没有第一段描写得这样闲适。这里的风平浪静和后文的“跳水”是有一种情绪上的反差的。

  2、他脱了上衣,爬山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身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分析:我们说描写动作的词语也是为句子增色的,在对人物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过程中,都少不了描写动作的词语。这里的“脱”“爬”“攀”“夺”都显示出了这个孩子身手不凡,如果一开始他的能力就输给这个猴子,也就没有后面的危险出现了。因此,这里的描写体现了孩子不服输的劲头,也为后文危险逐渐升级做了铺垫。

  3、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分析:这里的“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的写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写法了。实际的短和感觉的长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烘托,凸显了人们对于那时那刻的关注要远大于平时任何的40秒钟时间。所以,用短来显示时间的长,比直接写时间过得慢或者感觉很煎熬的情绪感受要好很多,是比较高明的表达方式。

  4、火光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分析:这里几乎就是现实版的灾难片了,如果在我们的习作中要描写这样的场景,那估计就是人间地狱了。看文字就能够想象曹操部队遭受的损失和面临的危机。

  5、林肯说到这里,整个法庭内一片静寂,接着便骚动起来,终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分析:“静寂”和“雷鸣般”的两种声音感受,又是一种对比。到了四、五年级,表达的手段已经比二、三年级时高出一截了。这里我们需要学习对比的手法来衬托。要想表达静,可以用动来反衬;同样道理,要想表达寂静可以用热闹来反衬,这样的表达才更加有力度!

  第6单元

  1、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分析:题目《家乡的桥》在开篇并没有说出“桥”这个主题,而是以“一条条血脉”般的小河来作为铺垫,实际上也是引出“桥”这个主题的一种手段。开篇写的不一定直奔主题,但为了不要偏离主题,可以采取写跟主题直接相关的事物引入,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小河长,小桥多”这才真正进入主题,作者十分写法巧妙哦!

  2、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分析:总起句开头,很有特色,也很常见。“简单”的和“漂亮和有气派”的桥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你眼前了。亲自走过这些桥的人们看了这篇文章会立刻回忆一下自己是否还记得这些桥呢?没有走过的人们是不是也很想立刻到南方作者的家乡走一遭呢?因为“怀疑是不是走近了月亮婆婆的家”的感觉是不是令你向往的呢?这里的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实写的是两种不同的桥的造型,虚写的是我的感受。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看到——体会到的结合。建议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们常常能够用到这样的方法来增加自己习作的表达效果。

  3、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分析:“或”这是一种写排比句的代表性词语,与“有的”属于同一类型。孩子们要学习并积累多样表达的技巧。

  4、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分析:如今四五十岁的人的童年貌似比现在的孩子的童年多了好多乐趣呢,课文里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作者写家乡的事物给他们的快乐的感受。比如《快乐的杉树林》还有这一篇课文,那时候的童年总是充满童趣的。无论是在杉树林里徜徉,还是在桥洞下的小船上小憩,都是那样的甜美,令人向往。如今的孩子们的童年也许少了很多质朴的、天然的乐趣,但我觉得乐趣也是需要感受和积累的,如果原本就比较枯燥的生活中被太多成绩和学业充斥的童年里,再缺少了发现和积累快乐的心灵,那么我想这童年真的是太不幸了!孩子们,你们也许不缺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和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吧!

  5、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分析: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想作者用“长”而不是“常”,难道有什么用意吗?“长”是长度,长短,是时间的跨度,而“常”是次数,是频次,是一种状态。两者的不同也许就是作者离开家乡太久,回忆总是记忆长河里最漫长的一道风景吧!虽然有如此的不解,但仍然还是喜欢“长相忆”这个词,一种特别的意境和意念涌上心头。

  6、只听得身后为我摇船的小舅舅在不停地唱,大意是夸我的皮肤多么白,多么细,多么嫩,就像糕团店里的水磨年糕;夸我的眼睛多么大,多么黑,多么亮,就像大号桂圆核;还夸我的鼻梁挺,嘴巴小,脸蛋圆……

  分析:在整个五个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对于一个女孩子完美容貌的描写就是这一篇课文里出现的了。这也许是教材编委有意为之吧,实际上小学生意境有了关于高颜值的认识了。这里的“我”就是高颜值的代表了:白皮肤、细腻柔嫩得如水磨年糕;又黑又大的眼睛形似桂圆还得是大号的;笔挺的鼻子还有尖尖的下巴和圆圆的脸蛋儿,真是一副美人坯子呢!这里牛老师不是希望大家都以貌取人,但是描写人的美有几种方式,这里就是直接描写外貌并以一个大众的审美价值观为出发点的。尽管现在评价美的标准已经很多元化了。不过类似“樱桃小口”“唇红齿白”一类写女孩子美貌的词语还是要会一点儿的。

  7、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

  分析:总起句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最著名”和“最多”这两个都是作者的主管判断,吃的花样到底多不多,到底是不是最有名,得跟着作者的笔继续读下去才能领略得到哦。

  8、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③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

  分析:总起句,引出了烫干丝这样最有特色的扬州美食。这段话中的动词就是一种动作描写上的极致,“切”“放”“浇”“滗”等等动作在几乎是一瞬间就得以完成了,因为作者写“一眨眼”就已经端上来了,体现了厨房师傅技术的娴熟。“说时迟,那时快”的句子读来让我们有一种看武侠小说的兴奋呢!貌似厨房师傅都有十八班武艺一般,让我们感觉到技艺非凡,也同时对那烫干丝充满了口水横流的希冀了!

  9、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松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

  分析:这段文字原本在我教的时候并没有太注意,但后来仔细读一读才发现原来这老茶客的分寸是如此锤炼出来的:加一点糖,一点儿油,一丝儿余味,一点橄榄般的回味,吃点儿……这几个“点”真的是恰到好处呢!孩子们,你们此刻读了牛老师的解读,是不是也感觉出来了,老茶客们的“分寸”就是在这字里行间,在这生动鲜活的感受间,被朱自清先生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了呢!是大师,就是大师啊!

  10、凤凰花是热带的花。凤凰花开起来一片红,到了花期,找不到一片绿叶,全是红花。

  分析:凤凰花的红和找不到一片绿叶的绿又是一种对比,也衬托出花的繁密和茂盛。

  11、老人说,这是因为泼水节的水盛满了吉祥和幸福,泼到草木上,会开出最美的花朵;泼到花朵上,会结出最甜的果实;泼到人身上,会得到最大的幸福。

  分析:排比句式。

  12、1961年的泼水节,空中满是盛开的水花,一朵朵晶亮耀眼。当水花和那红艳艳的凤凰花瓣一齐飘落的时候,就激起一串串笑声,沿着大街小巷流淌。

  分析:空中的水花和红艳艳的凤凰花与一串串笑声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这是场面描写,也是氛围描写,孩子们要学习从描写事物和景物的角度来体现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13、阿果心跳得像有头小鹿撞,脸比凤凰花还要红,想说,却说不出来,只是冲着总理甜甜地笑。

  分析:这里的脸红和凤凰花的红一个是神态,另一个是事物,这事物和神态之间的联系是作者用语句联系起来的,也容易让读者由花的红联想到脸的红,很容易就让读者感受到作为主人公阿果的内心感受了。

  第7单元

  1、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分析: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无比密切,这里说出了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没有……没有……,这里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假设关系,这世界上的事物就是这样,有因就有果。但我们宁愿不要发生这里假设的情形。

  2、这便是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

  分析:这里是一种比喻的手法,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

  3、大树医生一赶到,就把双手紧紧压在树干上,通过手掌的触摸,他感到树里的湿气,感觉大树还在呼吸,树根部的结构也还稳固。“树还活着呢!”他向聚在周围焦急等待着的孩子们宣布。

  分析:大树医生看病的手段独特,类似我们中医的“望闻问切”,靠手触摸和感觉就可以断定大树还活着,真是神医啊!

  4、他仿佛听见这些古树的灵魂在痛苦地呻吟着,向他呼救,所以他选择了森林管理工作。

  分析:能够听见古树的呻吟和呼救,应该就是这位神医的过人之处了。能够选择这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一定源自于这位神医对待植物们的热爱之情。

  5、他先把古树的坏死部分切除,再用毛刷清理,最后注射营养液和他自己配制的药物。

  分析:这里的动作描写很有顺序,“先……再……最后”就是最常见的有顺序地表达的词语。

  6、在国外,曾经有一个非常幽美的小镇,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清澈的小河,有五彩缤纷的野花,有欢乐的小鸟,空气格外清新。小镇上的人以打鱼狩猎为生,很少与外界交往,过着安逸、宁静的生活。与喧闹的城市相比,那里简直是人间仙境。小镇也得了一个仙境般的名字——白银仙境。

  分析:这段话描写的似乎不是白银仙境而是世外桃源吧!哈哈,要想把一个地方的美景写出来,一方面可以写植物,比如花花草草;另一方面可以写空气,还可以把景色与别处的作对比。到处旅游的孩子,一定要带着眼睛去看,这里不是说眼睛这个器官,而是说带着心去游赏。如果这段话换成其他的地方,那么你的笔下一定会诞生更多景色优美的人间仙境吧!另外,我们学过《五彩池》这一课中就是对人间天堂的描写,那篇课文写的是水的景色,这里是村镇的景色,如果在村镇周围有山有水的地方,是不是就应该离真正的世外桃源不远了呢!写景可以借鉴的课文还有很多,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和思考哦!

  另外,几个用“有”带着的内容组成了排比句式,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有四个“有”,属于较长的排比句式,如果你的作文里也想用这个句式,那么就要想想什么事物或者什么地方,有四个以上的同一方面的不同表现,才能写好这个句子。

  7、三个月后,当罗宾逊再次来到白银仙境的时候,这里已面目全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分析:这一句与前一段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银仙境的确美,但由于过度开发和使用,那里的“悲哀”也日渐凸显出来了。所以,无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让更多人受益的同时也为白银仙境带来了负担,最后成了危害。所以,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把握好度啊!

  8、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分析:这里采用了先具体后概括的手法来表现,地球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是壮丽和蔼的,那么晶莹的球体和蓝白交错的纹痕以及水蓝色的纱衣,都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人类母亲而感到自豪。

  9、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分析:这里的“只有一个”与课题的“只有一个”相呼应,正因为只有一个才如此珍贵,正因为只有一个才必须珍惜。这里对于主题的再现对主题的烘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8单元

  1、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分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这是一种怎样的简单呢?对于高位截瘫的病人来说,一点点的肢体运动都是无比困难的,更何况是桑兰做的康复训练呢?!其痛苦不言而喻的,但作为桑兰必须要坚持。所以,这里的气喘吁吁和大汗淋漓不仅仅只是写她忍受痛苦继续坚持还有这过人的毅力和令人敬佩的精神。

  2、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事有关。

  那男孩儿跟这事有关。

  分析:这里看似矛盾的写法恰巧把人物内心纠结和复杂的情绪写得很清楚明白。如果不是同一个男孩该多好啊!也许这句话已经在我们读者心里多次回荡了吧!

  3、噢,也许今晚圣诞老人就会带给她的。

  我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

  分析:越到高年级,越需要着眼到小的单位。字词句段篇这几个方面是语文学习的要素,但我们说到了高年级需要有布局谋篇的能力时,却离不开对于小到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准确运用。这两个句子“也许”“几乎”都是副词,起到了对后面动词的限制的作用。在句子表达中对语意有着限制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

  4、不久,它的蒙着蓝薄膜的小眼睛睁开了,那水汪汪的眼珠滴溜溜地转。5个月以后,它长大了,很强壮。它一刻也不离开我,晚上也跟我一起睡。半夜里它常常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脸,把我舔醒。

  分析:句子中对小动物的描写抓住了动物的特点,蓝色薄膜的眼睛和水汪汪的眼珠都是犬科动物的真实写照,粗糙的舌头也是真实的再现,所以这里的描写是建立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的,因此给人感觉特别真实可信。

  5、爱尔莎开始换牙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我轻轻地摇动它快要脱落的乳牙。它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我有时候靠在爱尔莎看上看书或者画画,它吮吸着我的大拇指,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分析:如果写动物就需要把人与动物的交流和互动写进去,这里把“我”与小狮子的互动写得很细致,爱尔莎像孩子一样,表现了它与主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旨。

  6、一路上,爱尔莎像小狗一样蹦来跳去,一会追赶野兔,一会儿给我们叼来打死的野羊。

  7、爱尔莎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响,垂头丧气地蹲在地上,盯住我的一举一动,好像在求我宽恕。看着它那可怜的样子,我的震怒抛到了九霄云外。我抚摸着它的头,安慰它,告诉它下次可别这样了。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撒娇似的吮着我的大拇指,用头蹭着我的膝盖,鼻子里发出轻轻的哼声。

  8、我都又高兴又难过地接待了它,就像我嫁出去的女儿遇到不幸回家里来一样。

  9、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我搂住它的脖子,吻着它;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蹭我。之后,它恋恋不舍地一边向森林走去,一边一次次回过头来看我,直到我们互相看不见为止。

  分析:养小动物的感觉就是这样,不能分别,一旦要分别,无论是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再喂养而离别,还是因为疾病死去而离别,都会给养育动物的人类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在饲养小动物时倾注了对人一般的感情,那么这样的别离就更加让人伤心不已了。所以,这里作者描写的情感十分逼真,就是“像嫁出去的女儿”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这样的描写写出了读者的心声,因此才更加让人愿意阅读啊!

  10、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分析:这里的静和划动的水声形成了对比,一静一动,和谐自然。

  11、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小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分析:树的茂盛在作者笔下淋淋尽致地描摹了出来。值得背诵和记忆的好句子!

  1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叫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分析:题目是《鸟的天堂》但第一部分却不见鸟,这与题目好像矛盾,直到后面写第二天真正的生活在天堂的鸟儿们出现,才解开了大家的疑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正因为有了这株大榕树,才让这鸟儿如真正生活在天堂一般了!要说借鉴,我们可以在写其他题材时,遇到需要描写鸟的地方以这段文字中对鸟的描写做参考。

  1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声音真好听。

  分析:印象里还有一篇《鸟岛》的文章里有对鸟儿的描写,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体现了鸟儿的多,而这里的让眼睛应接不暇的也是众多的鸟。两篇文章联系起来看,还真的有相似之处呢!

  14、我看见一只茸毛还没有褪净的小马鹿,惊恐地蜷缩在阱底的一角不敢动也不敢叫了,两只黑亮的眼睛紧盯着我。

  分析:对于小动物的描写,课文里是不少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些通人性的动物,《绿毛龟》《带刺的朋友》还有这篇《马鹿有情》无一不是因为充满的人性而被作者拿来抒发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真情实感。所以说“有情”应该不只是对这里的马鹿而言,我们都要有一颗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啊!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