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辅导书多多益善?

※发布时间:2016-10-2 12:47: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专家建议家长要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提高读书的兴趣。梁素雅摄

  很快又到开学季。开学之前到书店给孩子选购各科的辅导资料以及课外读物,成了不少家长近期到月底的重要日程安排。

  业内人士指出,家长望子成龙和互相攀比的心理,是造成辅导书泛滥的真正原因,优质的教辅书对学生有益,但盲目攀比购置大量教辅书,一方面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容易给孩子增加无形的心理负担。该业内人士提示,目前市场上中小学辅导书种类繁多,辅导资料越多,可能会使学生过多地重复做题,浪费时间;此外,有些资料内容针对性也强,做多了反而误导学生。挑选教辅要有的放矢。辅导资料要少而精,触类旁通,才能达到教辅应有的效果。

  ●魏金锋

  ??调查

  教辅书开始预热课外读物相对冷清

  日前,笔者在清远旧城一家小书店里看到,书店里密密麻麻排满了各种类型的练习册,其中教材全解、课外拓展占了大部分。书店店主告诉笔者,每学期初都是各类教辅书热卖的时候,学期末则是各种课外读物热卖的时候,平时买的人很少。

  在旧城另外一家较大型书店,笔者看到从小学到高中的各类教辅书占了很大一片书架。据工作人员介绍,来买教辅书的孩子中绝大多数都会买一本教材全解。此外,还有部分家长主动为孩子挑选练习册,让孩子多做课后练习。

  尽管离开学还有十几天时间,但家住清城区人民二路的刘先生还是带着小学4年级的儿子提前到书店里物色辅导书籍。刘先生说,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看到其他成绩好的同学买了很多辅导书,怕孩子的成绩落下,所以也带孩子来买一些辅导书,“希望借助辅导书籍能让孩子的成绩赶上去,特别是暑假期间在家玩了那么久,要收收心了。”

  业内人士透露,相比学期初各类教辅书的热销,课外读物却少人问津。在清远新华书店内,两位初二的学生拿起了几本名著,翻看了几页随即放下。笔者问他们想不想买该书时,其中一位学生表示她想买但现在不能买,“老师提过这本书,但现在即便买了我也没时间看,马上就快开学了,每天还有很多的作业、练习。”

  ??探析

  学习辅导书该不该“瘦身”?

  市民张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初二,年初他一次花了近500元买课外辅导书。可是上学期结束后却发现,这总共十几本辅导书几乎都没怎么看,最后只好当废品卖掉。这又临近开学了,让他感觉很纠结:买还不买呢?

  笔者采访了一名在读初一的男同学。他说喜欢看科学类和动漫书,可是父母不愿意让他看这类书,反倒是给他买了很多辅导书。

  既然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多课外辅导书?不少家长都表示很无奈:“没有办法啊,孩子班上的同学都买,自己如果不给孩子买,孩子成绩被别人超过怎么办?多做题肯定没有坏处。”

  业内人士指出,优质的教辅书对学生有益,但盲目攀比购置大量教辅书则易给孩子增加无形的心理负担,许多前来买辅导书的家长或多或少带着攀比和从众的心理,认为别人家孩子做这套题了,自家孩子不做就吃亏了。其实购教辅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孩子连课内作业都消化不了,而此时家长塞给他们大量的辅导书,将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辅导书对提高学习成绩肯定有帮助,但是,有用的只有几种,大量的辅导书没啥用,学习辅导书真的该‘瘦身’了。”

  ??建议

  购买辅导书宜精不宜多

  教辅热让众多出版商都看准市场大力发掘,这也造成了教辅书“花多眼乱”,学生和家长们不知该从何下手选购。笔者在教辅书书架上发现,仅涉及高中数学教材解读的类型便超过10种,这其中还不包含练习册的种类。尤其是小学的练习题集,题型高度相似,有的仅仅换了数字。家长们对此很是头疼。“问孩子哪本好他们也答不出来,我们其实也不太懂。”

  有家长告诉笔者,现在学校不允许集体订购辅导书,但班上其他孩子都在买,自己也不能落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清远市某中学语文教师认为,辅导书对提高学习成绩是有帮助的,现在市场上许多同类辅导书内容雷同,学生买多了没有用。家长完全不必花冤枉钱。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辅导书,内容粗制滥造,甚至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长期用这种辅导书不但起不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反而误导学生,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购买教辅书时应该因人而异,宜精不宜多,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该教师认为,学生应该以教科书为主,少依赖辅导书。辅导书作为辅助工具书,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来选购,盲目购买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建议家长平时多关心和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的老师多沟通交流,以便有针对性的购买辅导书籍。

  ??争议

  看“闲书”会分散孩子学习精力?

  相比教辅书的火热,课外书则相对冷清。在教科书、辅导书的围攻之下,现在孩子的课外阅读相对少。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课堂上,用在教科书、辅导书上,加上父母有时不太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甚至会把孩子课外看一些故事书当成是看闲书,认为孩子看这些书是“不务正业”,会分散学习精力,故而不让孩子多看课外书。

  专家表示,家长应该转变观点,不仅要允许孩子读一些课外书,而且还要尽量使孩子的辅导书少下来,以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课本之外的一些书籍,这样才能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提高读书的兴趣。

  现在,学校和家长都要求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科书、辅导书上,这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了厌倦,久而久之也就变得不爱读书了。大学生中不爱阅读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过去在中学、小学读了大量的教科书、辅导书,以至于一看到书就反感。

  课外书是丰富孩子心灵世界、培养孩子兴趣的最佳途径,不看课外书的孩子的眼界注定是狭窄的。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读一些“闲书”,有经济条件的家庭,还应该主动给孩子买一些课外兴趣书,让孩子读一读。不过,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尚未成熟,缺乏分辨能力,尚未形成成熟的读书观。这就要求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看课外书进行引导。

  ■专家声音

  书香校园不能缺文学书

  广东省特级教师、清远市“三名工程”首届名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办公室副主任邹天顺认为,所谓书香,是指古人为防蛀虫咬食书籍便把芸草夹在书中后放发出的清香之气,后人对高雅的典籍赋予“书香”的美称,尤其指代笃好读书和崇尚文化。自然,书香校园指的是笃好读书、崇尚文化、有高雅典籍之场所。可见,“书香校园”里不能没有“书香”的美称,尤其不能缺失笃好读书和崇尚文化的良好风气,而这种崇尚文化的风气不能少了高雅的典籍。

  书香校园不能没有文学书,而且还应该让文学书唱主角,成为书香校园里的主流书籍,否则,就称不上真正的书香校园,充其量也只算一般的考场而已。因急功近利地为了考试而只读几本教辅书,强烈的功利性阅读不仅难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也难以让学校成为笃好读书、崇尚文化、有高雅典籍之场所的书香校园。

  邹天顺认为,青少年学生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在完成好学业的前提下,多读几本文学书籍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在中学时代连一本名著也没有读过,难免不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温馨提示

  选购教辅书“九看三不看”

  怎样选购教辅书?有专家提出了评价教辅书籍是否有价值的“九看三不看”。其中,“九看”是:

  1.看目录内容:分类宜细不宜粗。同是解析几何专题,分成“二次曲线焦点弦问题”“角平分线问题”“切线问题”,优于只分成“直线和圆”“二次曲线”。

  2.看目录排序和页数:目录排序宜按考试出现概率高低划分,不宜只按考点划分,如英语词汇书,按“高频常考”“次高频常考”“生僻词”划分,优于按首字母排列划分。当然,如果常考的重难点占的页数多,生僻占的页数少,而不是全书平均着力就更好了。

  3.看知识解读。建议考生可翻到自己最熟的部分看相应知识解读,全新、精辟的知识解读最好,知识能整合成图表次好,知识能分点罗列再次之,最差的只是照搬教科书,毫无整合。

  4.看配套习题。分程度(如A组B组/培优基础)及指名题目出处(如某年某地高考第几题),说明编者有认真过滤试题。

  5.看选择题答案。差的教辅书只有正确选项,好的教辅书不但有答案解释,还会有错误项错因分析。

  6.看第一版时间与再版次数。再版次数越多说明口碑较好。对于有改革的科目考试则要看第一版时间是否在改革三个月后。

  7.看封面。浑水摸鱼的出版商常常会把粗制滥造的漫画作为封面,不少高考书竟然以画工低劣的美少女战士做封面,基本可以直接扔掉。

  8.看可读性。排版、字体大小、行距、纸张颜色都会对可读性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小学生。

  9.看出版社。国内名社、省内名社是品质保障。

  “三不看”是:

  不看主编(不是编者)、不看书名(炫不炫/华不华丽)、不看价格(价格高有时是因为不好的出版社做一锤子买卖)。

  新浪简介┊About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