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题目大全> 文章内容

2020不是史上最难的一次高考

※发布时间:2021-4-14 3:44:4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这可能会是这届高考生在许多年后对高考最深刻的记忆。与其说高考是一场考试,不如说是时代的。它把我们的青春分门别类整理好,让每个人都有独家记忆。

  那年夏天,一直是好学生喜欢英语的小梦考砸了,而早早上职高毕业工作的好姐妹收获了无数夸赞。大家都说另一个女生选得好,职高包分配,不像苦哈哈读高中,又费钱又没有结果。

  小梦没吭声,回家看到母亲因对她失望而板着的脸也并没说什么,她坐回木桌旁,听到外面母亲和姐姐说什么“算了”之类的话,小梦依然平静。

  随着大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坐在了高考考场上。大家把高考看做一场翻身仗,成则改天换地,而一个疏忽就会让人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那个时候,多数人对高考的态度既尊敬又,当成了一件天大的事。

  90年代的北方省份,施行的是“估分报志愿”的高考政策。1996年高考的晓芳觉得自己发挥的还不错,看过答案之后,甚至觉得“好像几乎没做错什么”。

  但老师和家长一起展开了对她的劝说,劝她“别太”,要求稳。最后,晓芳报考了南开大学。如同所有被命运开玩笑的剧情一样,出分之后,晓芳才知道,自己比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分。

  毕业后晓芳留校做了大学老师,与学术和学生作伴的她看起来没有什么可烦恼的事情,但她依然会在某些瞬间忍不住想,如果当年报的是北大,那么现在又会怎样。

  在孤注一掷的年代里,高考是拨弄命运的那双手。每个人严阵以待,有的甚至当成了改变人生的唯一出。

  进入美好的21世纪,朴树唱着《new boy》让所有年轻人都无比憧憬新时代。大家躁动、欢腾、笑作一团,在音乐和诗歌里觉得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

  然而参加过2003年高考的人明白,这是不一样的。广西人阿开的高考记忆并不愉快,在特殊的2003年,除了消毒水味和疫情,他还记得数学卷子特别特别难。好在考完之后,整个考场一半儿的同学都哭了,阿开知道,原来大家都觉得难啊,立刻轻松了许多。

  今年的疫情让阿开对高考心有余悸,坐在33层写字楼从事金融行业的他明白变故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只是他当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为未来的人生奋斗,而有些人却失去了以后的生命。

  21世纪的前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30岁的都江堰人王慈对于08年高考的记忆几乎都有些模糊了,那一年汶川刚经历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一时间大家都慌了。

  空气里经常弥漫着消毒水和灰尘的味道,王慈的学校在一处平地搭了一个临时教学点,老师们在蓝色的帐篷里带领学生们做着最后冲刺,不远处就是断壁残垣。

  对,就是坚强这两个字。虽然和老师押的主题不离十,但这两个字太返璞了,在当年的情况下是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话想说的话题。作文水平一向不错的王慈,这次并没有太过突出,因为在学着坚强的不止她一人。

  那个暑假似乎也因为灾难,没有她原先预想的快乐,电视里播报灾情的,和一则没有太多惊喜的录取通知书,就是王慈最后的高考回忆。

  那时的理科生们没怎么关注的课讲主次矛盾,讲个人和集体利益,大家都平静地写数学题,却没有料到“人的命运与社会和国家无法分割”这件事,时代正在亲手教给自己。

  在社会的巨变前,高考变成了除外的随便一件小事。我们面对悲痛和失去时,高考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具有“性”和“功利性”了。

  那大概算是近十年来题目最简单的一次,整个分数线全都虚高。但是大家都知道,题目越简单,对于平时的优等生来说,反而越不利——因为很难拉开差距——你会做的题别人也都会做。相反,如果你稍微马虎一点,就可能丢掉很多分数,而被排在自己后面的人反超。

  康博就是那群因为题目太容易而了优势的“好学生”。甚至不需要等到出成绩,康博就知道今年的情况不妙。为了让自己转移视线,高考结束他立刻注册了微信,把 QQ 和人人网抛在一边。

  也是2014年,微信号横空出世,大家想不到后来会在这个平台上发生多少。年轻人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很快,康博也注册了一个,并在2018年卖掉,大学毕业前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20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考争议话题”出现:家长瞒着考生亲人去世的消息,考生丢掉准考证在街上,忘涂答题卡的女生号啕大哭。

  这一切构成了新时代高考群像,在浓郁充足的背景板里,90后们拿着准考证坐下又离开,开始成为大人。JOJO 就是其中之一。

  JOJO 是安徽人,她对高考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那年的语文作文题:题目说一群老师问学生,蝴蝶到底有没有颜色?直接看是缤纷的彩色,但是放到了显微镜下就变成了无色。

  她现在的看法跟当年坐在高考考场一样:这是什么玩意儿?当年能够在40分钟写出1000字作文的 JOJO,看着如今待办里的工作策划方案叹了口气:当年的自己,可真厉害。

  在这段时间里,高考逐渐成为了一个 IP,与年轻人的青春紧紧缠绕在一起。无数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问世,17年高考的 Emily 的记忆则是自己和同学们在高三校区复习,隔壁校区里明星正在拍青春洋溢的校园戏。

  那一刻她感到,在她看来,那些剧和电影里的情节并不是真正的青春。高考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成为一个噱头。而她和同学们在转速飞快的风扇下做题,负责担任跌宕起伏的故事里平平无奇高中生的原型。

  高考究竟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这群90上成为了未知数。可以考得很好,也可以考得没那么理想,大家知道只要努力,人生的还有很多条。不会因为一次考试而放弃自己。

  今年的高考是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推迟了一个月。这让去年刚刚高考过的吴迪心情十分复杂。今年在家上了一段时间网课的大一新生吴迪,还能清晰地回忆起自己2019年的高考。

  那一年的天津卷难度不是很大,在他的印象中,也只有英语和理综稍微难一点。金木水火土查询表吴迪的成绩一向不错,所以高考前也就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

  吴迪的家人对吴迪的成绩和自制力也很自信,对他们来说,最苦恼的可能就是,到底是留下来津的学校,还是去。天津人恋家,作为几乎代代在天津的天津人,还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

  不过,当时他们没想到的是,吴迪去意已决。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国家的前途,吴迪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国家与个人的前途的关系,他的心里装着无穷的抱负。

  在大多数人的经历里,高考太苦了,高三是绝不想再去回忆的一段时光。有的人生痛苦,有的理焦虑出了问题,有的人与整个家庭的关系都搞得十分僵硬。

  然而高考像是一部电影,我们打磨演技本色出演,也还要考虑导演、编剧、能不能上热搜、播放量和口碑具体如何。

  在知乎“有哪些是你高考后才明白的事?”里,最高赞同的那条回答是这样说的:“绝对不要给自己设限。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都不要给自己设限。”

  几乎所有关于高考的回忆里,主人公都有一种“我当时还不知道”的口吻,而这可能是高考线岁去选择自己之后的要怎么走。

  相较于高考的成绩单,通过高考我们的选择和态度更重要。像邓布利多说的,决定我们是什么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她还是想考外语系,当时的政策是报考外语专业后去省城面试。那个冬天,为了让她能够给面试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小梦只读到初中的亲姐姐连夜给她用鹅的毛线,织了一件毛衣。

  后来她才知道,毛线多公里去县上卖鹅蛋攒的。最后成绩出来,小梦是同批去省城的同学里最高的,最后成功考上了本省一家工科类大学的外语系。

  复读压力大,她总能听到许多亲戚和邻居谈话间劝父亲母亲,不然就别让她再考了。她听了很难受,但也没办法什么,汗水正从额头冒出来,夏天总难免让浮气躁。

  跟未来相比,我们有那么长的时间去创造自己的人生,这场考试不是最终答卷,而是年轻人面对理想与现实时,一场整装待发的初赛。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