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话童年(上)

※发布时间:2021-8-13 7:37:2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60多年前,笔者提着书篮(当时还未流行书包)放学回家,见妈妈边做饭边教妺妺扎制灯笼、鱼灯、灯,便知离我们“多嘢食又好玩”的“儿童节”不远了。晚饭后,我做完功课即“申请”去找在饼食作坊做工人的堂舅父。我知道,妈妈扎制鱼灯之日,便是舅父加班做月饼之时。晚上去找到他,自然会分享些有“缺陷”、卖相不佳的“下品”饼,再喝几口清甜的椰子水。

  中秋节的食品,唱主角的当然是月饼,可配角的作用也不少,除讲到的各款五颜六色的灯笼外,更有各种实惠解馋观赏之余更可细细品味的“鱼仔饼”、“狮子饼”、“糖鸡”、“糖莲藕”等等。一般孩子都会有两种、几款的“存货”,互相攀比炫耀,在无评委、无结果的“展示会”上,往往是一番喧闹过后来个“不计前嫌”共同分享,相约明年“再比高低”。

  番禺的几大饼家均集中在市桥,名气和规模最大的“福英”坐落在大东,稍次的是“富华”、“同兴”、“福祥”,分别开在东涌和桥东。

  那时期月饼的宣传促销手法很传统、简单,各大饼家都定在每年的八月初一“挂招牌”——将图案繁复做工精细、凸显店名和“中秋月饼”字样的牌匾,在鞭炮声中隆重其事地挂于店铺门口。其时,各饼家的广告词也是街坊们耳熟能详的“选料上乘、精工制作”、“皮薄馅靓”或“食过返寻味,实惠益街坊”等等。

  月饼重量标称自古有两种:一是“足斤”——即满满的一斤;二是“加头”——即一斤之外再加二两,售价各异任君选择。至于蛋黄、蛋白的使用和处置也有讲究:蛋黄,是做月饼的贵重馅料,如“蛋黄莲蓉”、“西湖蛋黄醉月”等都以它为“卖点”;而蛋白就成了“边角料”,什么饼都用不着它,于是便将每天的蛋白收集起来,待傍晚时分摆在铺门前向街出售,每勺(约一饭碗的量)才几分钱,买回家中再按常规比例加清水调匀蒸熟就是一常菜。此举甚受劳苦大众欢迎,笔者幼时也曾几度前去“帮衬”。据舅父说,老板会按惯例将卖蛋白的收入划归“下栏”(不入账的钱),待中秋节后作为“职工福利”全部分给工人。 (莫兆棠)梦见钱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