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湘西实践与思考——2021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乡村教育调

※发布时间:2021-11-17 14:55:12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2018年期间,习总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同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全面部署,巩固脱贫攻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4年提出未来学校创新计划,于2020年完成未来学校1.0阶段研究任务,并发布未来学校2.0创新计划,旨在通过明确未来学校、开发未来学校课程体系、探索智能时代课堂形态、研制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构建未来教师能力框架、探索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治理模式、创建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建设未来学校发展新生态等8大维度的研究与探索,实现丰富发展中国特色未来学校理论体系、系统探索未来学校实践的中国模式、积极践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策服务的研究目标。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环节,对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为探索未来教育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拟开展未来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未来学校2.0创新计划研究共同体,拥有良好的开展未来教育相关研究的研究基础;同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是习总提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在全国脱贫攻坚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力,在巩固脱贫攻坚的“乡村振兴计划”中将备受关注,具备开展未来乡村教育振兴计划相关研究的研究。

  为顺利开展未来乡村教育振兴计划相关工作,了解乡村教育现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研究员带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佳博士、博士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组在州教体局和教科院陪同下深入一线,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吉首市、花垣县、凤凰县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深入调研。

  目前,湘西州有各级各类学生56.9万人(含大学5.7万人),其中约9.8万人为留守儿童,且乡镇中心小学及教学点的乡村学生仍然占据了一定比例。受限于客观条件,此类学生相较城市学生不够自信、眼界不够开阔,对他们健全心理的培养是乡村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同时,湘西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使得此类学生成为了最终留在湘西州为本地建设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现状,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理解家乡、认同家乡将有助于提升乡村学生的自信心,转变乡村学生的心理,增加乡村学生建设家乡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乡村学生发掘、了解家乡文化特色和成功经验,培养乡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对家乡产生认同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凤凰县箭道坪小学开设的“美心”课程,通过对竹山村民宿的成功模式与经验介绍,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信,增强对家乡的认同。同时将德育与美育结合,整体规划了每周一次的主题教育、德育活动、活动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一次竹山研学旅行中,坐在网红“鸟巢”里拍照的六年级学生冉某同学兴奋地说:“易地搬迁扶贫地,摇身一变成仙境,看来美是可以创造的。我陶醉于依山而建土墙黑瓦的房子,它们的美不仅是在山水间,还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更亲睐于人和自然相依相伴、和谐相处的境界。我没去过桂林,桂林的美大概也就如此吧!”对此,该校校长石金先深有体会,他说:“基于农村本土的‘美心教育’课程,将本土资源用足用活,既接地气又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们增信、力行,确实是乡村教育立德树人的好子。”

  湘西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州里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大部分学校研发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资源,梦见自己杀人不见血开展特色教学、差异化办学,涌现了大量实践案例,实现了重塑学生品格、拓宽学生出口等目标。

  吉首市寨阳小学是一所寄宿制乡村中心小学,有11个教学班,31名教师,375名学生,学生100%为少数民族,80%为留守儿童,60%学生寄宿,其中有6个低保户,73个建档立卡户。学校通过开展书法、苗鼓、唢呐等民族特色活动与课程,打造学校民族美育办学特色,重塑学生品格。学生在才艺学习及活动中得到展示,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培养了农村学生自信心,开阔了学生眼界。2021年3月5日,《湖南日报》刊登的文章《春天的孩子》,作者题记这样写道:“追赶春天的孩子,一定是梦里有光,脸上有笑,心里有太阳。”正是因有了特色化办学,学校苗鼓队不仅赴长沙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II》,还通过湖南经视为全国“”召开制作“MV——2035,就是这么牛”的节目,将湘西鼓舞艺术带到面向全国的进行演绎。

  吉首市民族中学是一所以民族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州级示范高中,学校每年在省级示范高中之后招生,学生90%以上来自州内各县来吉首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制于招生顺序导致的“生源问题”,面临高考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为了在学生学业成绩普遍不良、办学基础十分薄弱的困境下实现学校面貌的根本转变,该校从特色学校建设、特色课程开设和学校多样化发展等方面着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开拓民族艺术教育、民族体育特色办学之,付出了大量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系统研发了民族音乐、民族体育、民族美术、最美湘西、湘西蜡染等民族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设3个模块(民族音乐、民族体育、民族美术)共12门课。同时,学校通过艺体特色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生出口,大部分学生依靠艺体特长得以考上大学。学校每年的二本以上高校录取人数有80-90名学生,而依靠文化课考取二本以上高校不超10人。如贫困生张某同学2014年秋考入以中考档分888.5分考入该校高中部,在高二选择学习美术专业,2017年高考以理科文化成绩375分,美术联考成绩238的好成绩考入江西南昌大学,圆了贫困学子大学梦。

  花垣县教科所所长麻佩芳说:“花垣县是一个苗族聚居县,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如何指导学校研发基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是教研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仅丰富了校课程资源,增强了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且为我县全面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夯实了课程基础。目前包括第三中学等县内60%以上的学校都能够自主研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资源,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如花垣小学完成的《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的传承研究》荣获湖南省第二届民族教育一等。”

  90年代农科教结合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学校与社区结合的可能性,随着我国教育基础建设的不断深入、完备,学校依托其相对完备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化设备,逐步承担了部分自然村/社区的产业技能培训场地功能,实现了教育与社区的部分融合。随着国家聚焦三农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工作抓手,大力建设村委会,学校曾经依托硬件设施实现与自然村/社区结合的情况逐步转变为学校依托其相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配合开展培训,实现教育与自然村/社区结合。花垣县磨老村小学实现了与自然村内设置的夜大联动,通过教授村内少数民族老人识字和推广普通话,逐步转变村内少数民族人民的观念。除识字、普通话培训外,夜校还开展产业技能类培训,目前由大学生村官负责执行。

  湘西自治州推广了中华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依托民族文化开展校本课程,但同时也面临着缺少民族文化专业教师的现实挑战,本次调研的吉首市民族中学、寨阳小学、花垣县花垣小学、第三中学等都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作为兼职教师进校服务,探索教育供给社会化支撑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成功。如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自2016年以来,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学校授课,通过参加比赛、拍摄微电影、课题研究和申报“非遗”项目等形式对接湘西全域旅游产业,为乡村教育、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凤凰县职业中学对50多名教师开展了非遗文化技能轮训,推动教师向非遗专业转型,聘请“扎染”国家级传承人和民间技师来校上课,打破了民间技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师傅传徒弟”的传统传承模式,改变了“非遗”文化项目“单一保守、后继乏人”的局面。教育供给社会化不仅让“非遗”项目得到和传承,更是为振兴乡村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资源支撑。

  经过教育信息化1.0时期的建设,湘西自治州所有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全部实现“班班通”,具备一定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基础。同时通过技术赋能探索乡村教育发展新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以城区学校与乡村小学结对、中心小学对教学点覆盖的形式,在教师维度通过同步课堂实现了对教学点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同步教研活动实现对教学点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学生维度以认知同步为培养目标,通过鼓励农村与城镇学生交流,实现城乡学生互补共进。

  “通过‘1+N’‘N+N’的网络共享课堂方式努力实现城乡课程同步、资源共享已成为湘西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措施。”有着20多年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经历的湘西自治州教科院副院长谢文斌对此很有感触,他同团队在州-县-校同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以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直播展示等形式赋能乡村小学,积极探索振兴乡村教育的技术赋能之。凰县箭道坪小学是第一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学校试点学校,定位为城区名校,以名校带农村薄弱学校,以城区名师送教农村课堂已成为学校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常态,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交流城乡学生日常生活的交流,达到了城乡学生信息的共生互享。城乡同步课堂经过实践总结,更多定位于完善教学点无法开设的科目,如美术等艺体类课程。花垣县磨老小学是一所湘、黔两省共办的一所小学,其中湖南籍教职工5人,贵州教师3人。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49人,其中留守儿童67人,贵州籍学生20人,得益于中心小学通过网络共享课堂的帮扶,目前部办课程全部开设,以解决学校教师配备不齐,艺体类课程难开足的现状。

  受到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目前教学点在常态化技术应用方面还停留在图片、ppt等初级阶段。技术赋能教学目前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认知不同步,开阔农村学生眼界,实现教育均衡与公平的部分内涵,但在学业维度的教育均衡与公平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实践径。

  湘西州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出口目前整体上仍然以人才输出为主,但当地中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与当地产业结合,并已初见成效。据调研,受普职比政策以及家长观念转变影响,目前湘西州中职招生情况已较之前有极大改观,参与调研的学校均以育人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围绕教育扶贫,把学校变成教育扶贫重要,扎实举办职业技能免费培训,让贫困家庭脱贫,同时对接湘西全域旅游产业,传承、民族文化,探索了民俗文化、表演类技能在学校中的化实施径,以苗鼓、舞狮等特长技能教育为特色,拓宽学生就业面。由于背靠花垣县产业园,学校积极探索与园区企业合作,开展“学徒制”相关实践的探索,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相关产业工作并积累经验,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同时,学校立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与当地产业建立了强关联,持续为当地产业精准输出定向人才。学校投资参与拍摄的湘西苗族古歌题材微电影《寂寨》获湖南省网络视听大赛微电影一等、最佳导演,并获邀参加国际电影节,《茶缘》荣获波兰华沙东欧国际电影节最佳视觉设计,学生在参与拍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演出技能,而且为毕业社会就业奠定了经验基础。贫困生王某同学在学习民族绝技毕业后,不仅在浙江嘉兴开办演艺公司,年收益达20余万元,还在当地设立演艺人才培养,形成了与当地演艺产业的互补互助。

  凤凰县职业中学结合当地旅游产业特色,除了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外,还依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选修课培养,通过开展苗鼓、蜡染、扎染、芦笙等可以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的民族特色课程,与当地旅游企业、民俗表演机构合作,增加学生技能,增强学生就业保障,形成了“专业+产业+就业”链条。毕业学生在当地能够实现“好就业,就好业”,从而实现人才的本地沉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乡村教学点受客观因素,正常渠道的师招聘相对困难。目前主要采用师范生定向培养(5年制中职升本科)并签订为期3年的乡村教学点服务协议,但目前此类教师留存率较低。调研中,寨阳小学教师总数为71人,其中6人为2020年分配来的定向培养师范生(4个小学教师、2个幼儿园教师);磨老小学共计8名教师,其中在磨老小学执教5年以上有5名教师,执教10年以上有4名教师,包括贵州校长、湖南校长及其妻子、1名幼儿园教师。据教师反映,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相较于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在教育理论基础和对教育事业的职业认同感等方面均稍显薄弱,导致非师范类专业教师流动性相较师范类教师更大。

  农村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分布较为分散,但学生总数较少。整体上湘西自治州781个农村教学点中有500余个教学点为学生数少于20人的微小型教学点;区域上,吉首市小学阶段农村生源共计3414人,分布于14所中心小学,其中距离吉首市车程30分钟内的有6所小学,共计覆盖2676名学生。凤凰县城镇小学阶段约3万余名学生,三分之一城镇学生由4所小学覆盖,剩余三分之二学生分布于凤凰县下辖的200余个自然村,由112个教学点覆盖。小规模教学点为支持各年级、各主要学科教学的顺利实施,大量存在超编现状。在以湘西自治州统一核算教师编制的现行政策下,乡村学校与教学点的超编挤压了城镇学校的编制,导致城镇学校编制不足,形成城乡学校生师比倒挂的现象。

  乡村学校与教学点教师的培训主要依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但目前国培计划大部分仍以短期讲授式培训为主,培训的效率和实际效果有提升空间。调研表明:乡村学校目前对系统性的长期培训有一定需求,在培训内容上更希望聚焦在实践应用层面,包括集体教研、看课评课、长期针对性指导等多种形式。

  调研表明:中职教师在待遇方面主要面临两个突出矛盾。一是中职教师负责技能类课程,高技能水平的教师在学校中的薪酬普遍低于市场上的行业薪酬;二是中职教师仍以专科学历为主,不符合报考教师资格证条件,进而未能被纳入到教师薪酬体系。

  调研发现: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中的稳定教师约50%为教学点所在地的原住民。考虑到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师资队伍建设及稳定性,以始为终,在分配定向培养师范生名额时向有教师需求的教学点所在地的学生进行政策倾斜。

  调研发现: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开展的同步课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不明显。目前,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的同步课堂主要集中在艺体类课程。为进一步解决教学点的师资配备问题,实现部编课程全覆盖,依托中心小学与教学点组成区域教学网络,由中心小学教师开展送课入校,帮助教学点开展相应学科教学,有效缓学点超编问题。同时配套相关保障机制,激发中心小学及有送课任务教师的积极性。

  信息化手段虽然在同步课堂等场景的应用下有一定提升空间,但目前用于支持教研、培训其效果在疫情期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在传统培训效率难以有效提升的背景下,可以依托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带领乡村教师在线上开展教研活动,给予乡村教师具象的学习抓手,切实有效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升乡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目前湘西自治州职业教育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观念看法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学位和硬件设施得到了基本保障,职业教育办学内涵逐步融入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当地产业需求。未来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将成为湘西自治州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在财障和相关政策有限定的条件下,在政策范围内,探索教育供给社会化的实践径,尝试学徒制、外聘教师等灵活的形式解决中职教师技能专业度与教师待遇之间的矛盾,或将成为湘西自治州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切入点。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