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单元作文> 文章内容

上海四年级语文课文引争议 40篇被指仅1篇署名

※发布时间:2021-1-22 6:02:2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和兵妹妹在机房上海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40篇文章中,仅一篇署作者名,其余39篇都没有作者。近日,《收获》社副编审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为小学语文教材“挑刺”。小学语文课本里为何有这么多文章不署作者名,这是不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此文一出,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

  近日,《收获》社副编审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连续发表两篇博文,将小学教材的作者署名问题推向的风口浪尖。他指出,上海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 (试用本),共八个单元,40篇课文,只有第一单元第一篇的《燕子》署作者“郑振铎”的名字,其余的39篇课文都没有署名。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的这本语文教材中,40篇文章中有作者的仅6篇。

  “在四年级第二学期这本教材的第64页,是第五单元第23篇《我们家的男子汉》,我觉得题目有点熟悉,上网一搜发现,作者原来是上海作家王安忆。 ”叶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遗憾地表示,在教材中这篇王安忆的文章并没有署名。

  在这册教材中,第二篇《小溪流的歌》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第三篇《笋芽儿》的作者则是浙江作家倪树根……“我怀着对四年级第一学期教材中34篇无作者文章的疑问,在网络上稍微查了一下,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 ’居然查到了20多篇相关原文,并且找到了原作者的名字。 ”叶开说。

  记者在翻阅教材后发现,这些文章确实都未署作者名字。随后,记者又查看了五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发现作者署名情况较四年级第二学期这册教材好一些,40篇文章有19篇署了作者名。

  叶开自发表这两篇博文以来,他的博客《叶开的文学回收站》点击率迅速攀升,其中一篇更是高达8万多的阅读量。除了署名问题外,他还指出,一些课文在作者署名上并不规范和严谨。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29页,一篇名为《一颗小豌豆》的课文脚注为:“本文作者为丹麦的安徒生”。

  在叶开看来,虽然教材编写者注明了作者,但却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让学生误以为这篇课文就是安徒生童话的原文。实际上,这篇课文是经过教材编写者改编的,与童话原文还是有比较大的不同,更严格意义上只能说是:“本文改编自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在博客中,叶开还将原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与改编后的《一颗小豌豆》拿出来对比。记者看到,两篇文章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五年级孩子的父亲,叶开始终认为,尽管孩子年纪尚小,但她也有了解作者和原文的。

  尽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者署名情况不太完整,但记者也发现,实际上,教材的编写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本市小学语文教材每册的最后一页都附有一张说明,其中有一段声明特别指出:“按照 《中华人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中关于‘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出版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的有关,我们已尽量寻找原作者支付报酬。原作者如有关于支付报酬事宜,可及时与出版社联系。 ”

  同时,说明中表示,“欢迎广大师生来电来函指出教材的差错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并提供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委员会办公室的地址和电话,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电话。

  对于声明中的 “尽量寻找原作者”的解释,叶开提出疑问,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一篇好文章想编入教材里,同时又想找到这个不太知名的作者,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比过去容易多了。“我自己就常常接到各、出版社、影视公司相关人员的电话,向我打听某作家的联系方式。可见,只要你尊重知识产权,愿意寻找作家,可能除了极个别的超级隐士之外,大部分都能找得到。 ”

  对于教材中的作者署名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小学生。他们中的80%都表示 “一般情况下,不大关心课文作者署名情况”,但也有50%的学生表示“若作者较为知名,会有兴趣查阅相关资料”,有15%的学生觉得无所谓或是记不清了。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署名,哪怕是学生作品,也都有署名的。 ”说到署名问题,今年刚上六年级的学生王园感触较深,她发现,初中语文教材的作者署名情况较之小学,完整很多。 “不过,大多数小学生一般都不太关心作者的问题,到了初中才有了点作者意识。 ”

  对于部分课文未署作者名的问题,一些网友也表示,这是可以理解的。网友gogologe指出,从100多年前语文建成学科以来,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进行编写的,长时期都是不具名的;到了中高年级,有少量文章具名,是近20年的事情,一般是特别有名的作家并且改变不大的作品,即使这样的作品,也都是节选。还有网友表示,小学语文教材不署名作者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全国各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是个老问题。

  而一些小学老师也表示,如果全部改编文章都要署名的话,自己将疲于应付如何回答学生对于文章作者的好奇,导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只顾着关注作者而非文章本身。不过大多数网友还是认为,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教材应该尽量署名作者姓名并支付稿酬。

  对于叶开提出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材编写人员一再, “教材中的部分课文署名不完全,绝对不是不尊重作者。”

  这位编写人员解释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试用本)使用近十年时间,“在教材的最初编写中,凡是姓名能确定的作者,我们都一一为其署名。实际上,教材中的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文本,或一些汇编的文集,这些文章也未署名,作者确实吃不准,为稳妥起见,在当时未署名。 ”这位老师说,不过,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这几年,教材组人员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查找作者并一一将姓名补充齐全。“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中添加的作者名字越来越多,也欢迎人士帮助我们寻找课本中的作者,并提供作家姓名。 ”这位老师解释说,教材毕竟有一个印刷周期问题,可能有些作者名字不一定能及时添加进去,“每本教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凡是发现问题,教材组都会认真对待,尽快安排,逐步将作者姓名添加完整。 ”

  同时,这位老师还指出,尽管部分课文未署作者姓名,但在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大多数课文的作者都有一定篇幅的介绍。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和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对作家进行介绍。”这位老师说,例如在上 《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时,他就根据教参向同学们介绍了作家王安忆,并布置了课外作业,要求大家查找资料,了解王安忆的作品。

  对于作家叶开质疑小学语文教材署名不完全的问题,知识产权法专家、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游闽键律师坚定地站在了叶开这一边。

  “根据 《中华人民国著作权法》第 23条的相关,尽管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汇编其已发表的作品,但必须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以及支付报酬,这是毋庸置疑的,法律条文中已说得非常清楚。”游律师指出,在不少人看来,教材不署作者姓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 “这种惯例实际上是一种,应该改变。尤其是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而且我们也有了 《著作权法》,对于当时那些在没有相关法律情况下沿袭下来的习惯,现在应该改变了。”

  游律师进一步指出,早在1991年我国就颁布了著作权法,其中的第23条是在2001年明确的,对著作权人的相关权益进行。“当时明确这第23条,就是因为大家太不重视这一点了,法律才写进去,现在看来,仍然不够重视。”游律师表示,教材编写者应该严格遵守著作权法的相关条例,更加尊重作者的著作权。